|
深圳生活方式关键词1、特区 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中国第一个享受特殊经济政策、特殊文化政策的移民都市开始全面地试验和探索,从经济形态到生活模式、以及思想观念的全面开放,构建深圳现代化、多元化、多文化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活、城市体验,彻底改变了深圳这块土地以及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命运。特区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个精神概念范畴,每一个身处深圳的人都会建立起一种特区身份暗示,会以此作为自己定位的参照,会用特区所倡导的理念和精神引导自己、鞭策自己。 2、深圳速度 国贸大厦当年“三天一层楼”诞生了“深圳速度”,与深圳人所提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交相辉映,“深圳速度”彻底改变传统的时间观和价值观,正因为“深圳速度”,才有了“一夜城”的奇迹,也正因为深圳人血液里流淌着“深圳速度”,才有了深圳人创造的无数奇迹和神话。 3、深南大道 很多人因为爱上深南大道而爱上深圳,刚开始只是因为深南大道的宽阔与绿化,每一段几乎都是匠心独运,行驶在深南大道上,仿佛步入了一个花园,只要去深南大道,你就能知道深圳有多美。深南大道还是城市东西生活的主线条,从莲塘到蛇口贯穿诸多写字楼和社区,成为很多人上班下班、出去逛街游玩的必经之路,它已经完全融入深圳人的工作生活中,很多深圳人因此产生了“深南大道情结”,一个乐队也以它命名。深南大道是深圳“场所精神”的奠基者之一。 4、和谐深圳 深圳是中国最早提出“和谐”概念的城市,也是第一个将和谐与幸福指数指标化并且将其作为公务员政绩考核内容的城市。和谐精神对移民城市的无地缘归属感、人际关系冷漠的现实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能有效创造人与人之间的信赖、良好的生活工作氛围。“和谐”决定了深圳多元价值观、多元生活方式的共荣共生。 5、公民社会 深圳是最早提出建设公民社会的城市,所谓公民社会,又称市民社会,是指由自由的公民和社会组织机构自愿组成的社会,深圳具有建立公民社会的客观基础,深圳民营企业发达,又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每个人都希望能在深圳获得一种身份感、归属感以及自主的话语权。“公民社会”可以将他们聚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真正平等、包容、自由的社会结构。 6、打工 打工是深圳首创的,它的产生背景基于深圳是一个商业化的社会,突出的雇佣关系和强烈的雇主意识是深圳大多数人的存在状态,这与内地“你在哪个单位工作”问语背后的整体社会组织结构存在巨大差别。在深圳90%的人都从打工起步。 7、创业 深圳一开始就是一座为创业而生的城市,这里没有传统体制的羁绊,没有熟人社会的话语压力,这里宽容失败,这里市场规则成熟,这里充满高交易机会,处处体现高效率,这里有充沛的投资资本、丰富的人力资源,还有完整和辐射能力强的产业链条。在深圳,创业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 8、下海 特区作为下海的前沿,发生了人才“一江春水向东流”、“孔雀东南飞”的奇特现象。下海曾经是中国无数体制内人士自我拼搏的代名词,在今天仍然被广泛应用。 9、包容 深圳是一个不排外的城市,这是深圳人喜欢这座城市的重要原因。不管你是哪里的人,背景怎么样,有什么样的学历,只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城市都能获得成功或肯定。“包容”是移民城市的特性决定的。 10、义工 “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义工已经成为深圳的一个社会文明符号,义工就是无条件地帮助别人,在这样一个追求利益和效率的城市出现大规模的义工群体尤为难能可贵,在这种现象的背后,蕴涵着深圳人内心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高尚道德的崇敬以及对这座城市的深切热爱,丛飞将义工精神发挥到极致。义工群体的存在对深圳人来说是一种高尚精神和社会归属感的集体召唤与寄托。 11、一小时经济圈 因为交通网络日臻完善,包括深圳在内的珠三角物理距离缩短,生活同城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半径不断缩短,深圳人开始在城市之外扩大自己的第二空间,异地置业、自驾车旅游、商务居住开始流行。与此同时,深圳亦吸引了来自珠三角的置业和消费力量。各地政府也在试图推动这种融合,着力打造“半小时生活圈”、“两小时生活圈”。 12、地铁 地铁作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具有地下、准时、高速的特性,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提高了人们对时空的把控能力,缩短了城市的空间距离。地铁是对城市空间价值的有效挖掘和利用,它的出现带动了地铁物业和地铁经济的兴起,如地铁沿线物业价值飞涨、地下商业新形态出现、分区居住成为可能。城市服务和价值观随着地铁的开通能得到更大范围、更快速地流转。地铁让更多的人拥有城市,从而成为影响他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城市因素。 13、“过关” “关”是全国城市中深圳仅有的概念,它是区分特区内和特区外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成为特区内外一体化的重要心理屏障。以往外来人口进入深圳关口都要查验边防证,严格的过关查询有效防止了非法人口的进入,保障了特区经济建设的安全,这一特殊的手续强化了特区在人们心目中的独特性,建立起一种强烈的身份感,随着特区边防证手续的宽松,特区的强烈地理意识也逐渐减弱,在特区上班,在关外居住已成为很多深圳人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 14、高尔夫 高尔夫是国际通行的“商业社交语言”,而深圳是高端商务人群非常密集的城市,高尔夫球场成为他们商务洽谈的必然选择,高尔夫已经成为深圳商务休闲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是一个阶层的身份识别符号以及品位的象征。深圳是中国拥有高尔夫球场最多的中心城市之一。 15、驴友 驴友指的是自助户外徒步旅游者,因与旅游谐音而得名。其中多数属于都市白领阶层。他们是一群背着行囊、低头徒步行走的“自虐者”,同时也是对钢筋水泥城市生活的“背叛者”。通过现代网络,互相以网名相称,不定期地自发组织,进行户外穿越、登山等活动,回归自然,挑战自我,逐渐成为都市中一项时尚的户外休闲活动。磨房作为一个召集户外运动的论坛,是自助旅游和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家园。如今,“驴友”已经成为“自助游”、“户外运动”、“自由”、“个性”、“健康”、“新生活”、“新体验”的代名词。 16、主题公园 1989年8月建成开业的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旅游微缩景区,被专家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带给游客系统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同时也成为中国主题公园的标杆。主题公园是深圳场所精神的重要建设者。 17、港澳通行证 港澳通行证的发放让深圳人去香港变得更加方便,拓宽了深圳人的生活空间,人们可以随时去港澳旅游、购物,对于提高生活品质、消除两地文化差异、增进深港澳生活与文化的融合起到了重大作用。深圳人均拥有港澳通行证数居全国第一,港深双城生活成为很多深圳人的生活方式。 18、暂住证 本词为深圳首创,是深圳移民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它让初到深圳的外来人口拥有了暂时居住的权利和一个身份,这个词语本身蕴涵着生活的不安定性。暂住证是深圳特定时期的人口管理方式,目前虽已退出日常生活,但大多数人仍然是外地人并且努力地奋斗在深圳的事实并没有改变。 19、中产阶层 虽然中国对于中产阶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在深圳已经出现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收入、职位、消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均符合社会学对于中产阶层的描述。从经济地位、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上层和下层的中间水平。他们不仅有较好的物质生活,还有丰富的精神文化,他们倡导环保、维护公共空间,渴望参与公共事务,善于用法律维权,是社会的减震器,也是一个稳定阀。如果以社会学者对中国中产阶层的定义,深圳是拥有中产阶层规模最大的城市。 20、炒股 >深圳相比其他城市来说几乎是一个全民炒股的城市,也是中国最早发行股票的城市,发展至今已经形成良好的炒股氛围。多年来,炒股成了深圳人生活的一部分,和上班吃饭一样平常一样重要。炒股是深圳人投资意识强烈的一种表现。 21、大芬村 大芬村已经成为油画产业化的代名词,其价值在于产生一种新的主题群落概念,所有的一切都与油画有关系,资源得到共享,观点得到碰撞。油画平民化在深圳成为一种奇观。 22、数字电视 深圳是中国第一个由政府主导并出资实施数字电视全面转换的城市,开启中国数字化家庭生活的先河,从中可以反映出深圳消费意识的超前、信息化的先进以及生活时尚的引领性。 23、亚健康 深圳的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大,加上开车上下班的人又多,精神高度紧张,生活环境噪音大,易患高血压、焦虑症等多种疾病,70%深圳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24、卡 在每个深圳人的钱包里,都会有一大堆卡,各个银行的储蓄卡、信用卡、美容卡、会员卡、健身卡、公交卡、地铁卡,每一张卡都是一个社会角色的识别符号,带给深圳人群体归属感。卡的增多说明深圳人所要扮演的角色在不断增多,社会关系网日益复杂。卡的流行也表明深圳是一座消费大市、服务大市。 25、大型购物中心 深圳是中国大型购物中心商业(SHOPPINGMALL)发源地之一,带给消费者体验式、一站式、综合性的购物享受,一个大型购物中心成功,将带动周边整个商圈的繁荣。SHOPPINGMALL的出现也表明了消费是深圳人共同的“生活特征”之一。 26、高科技 科技产业是深圳的支柱产业,有中兴通讯、华为等世界级产业巨头,有每年举行一届的高新技术交易会,有专业的科技园区、众多的IT企业、大规模的IT从业队伍,为我们提供无数的IT产品和服务,演绎着“科技改变生活”的口号。 27、小时便利店 它的流行是深圳作为一座不眠城市的最好证明,24个小时总有不同的群体在城市活动。24小时便利店的兴盛可以满足不同生活形态的人的需求,呈现出这个城市的生活多样性,同时也说明了深圳服务系统的完善。 28、私家车 私家车对深圳人来说非常普遍,深圳是户均私家车拥有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已经成为对主流人士的身份识别符号,私家车的普及提高了生活品质。 29、“外面吃” “外面吃”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一方面是由于深圳的工作节奏快,大多数置业人群基本没有时间在家理厨,另一方面则源于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不同地域的人们带来了独具特色的厨艺与美食。 30、三高群体 这部分人年龄在20-45岁,高学历、高收入、高压力,主要包括中小企业主、公司白领、公务员、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等,他们已经构成一个特定的群体。 31、飞客 又叫“空中飞人”,指经常往返于国内外的商旅人士,这部分人很多时间都在飞机上,这种生活状态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移动生活,在旅途中用笔记本电脑办公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深圳作为一个商务性城市,飞客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症候。 32、喝茶 >在深圳,早茶可一点不早,别说四五点,就是七八点深圳人也嫌太早。在这个夜生活如此丰富的地方,能一早爬起来喝早茶的深圳人绝对难以凑成对儿。10点后才是深圳人饮早茶的理想时间。今天的深圳,喝茶早已不是广东人喝早茶的概念,而是洽谈生意、朋友聚会的代名词。 33、“谢谢” “谢谢”这个词在今天的深圳使用特别频繁,一个小吃店、一个电话亭都将“谢谢”变成口头禅,它反映出深圳作为一个服务意识发达的城市的商业文明。“谢谢”微妙地改变顾客和服务商家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加和谐。 34、运动 在深圳的街头经常可以看见背着各式运动包的人,打羽毛球、打网球、游泳等都是比较受欢迎的项目,还有一种通过网络发帖,召集一群人集体运动的形式,不仅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拓宽人际关系,还能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一种新的、积极的生活方式。 35、海归 深圳每年都引进很多留学人员,他们分布在深圳的各行各业,主要集中在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外资企业、医疗卫生系统、金融证券等行业,以他们的专业知识为深圳的发展做出诸多努力。深圳是海归创业的中国首选地之一,因为大多数海归认为,深圳是最具创业环境的城市之一。 36、王石 王石在万科地产发挥卓越才干,硕果累累,在极限探险活动中挑战自我、张扬个性,在社会环保活动中承担起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在财富与人生意义的取舍中彰显独特的人生价值观,王石已经成为深圳的一个个性化符号,王石的影响已超越所属企业,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37、口岸 口岸其实是这座城市的标志与象征,它的“地脉”、“经脉”及“人脉”,都标示着一座城市的发达程度和文明水准。口岸成为外来文明与本土文明融合的象征,并以此影响着这座城市所有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38、华侨城 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何香凝美术馆等相继建成,推动深圳主题式文化娱乐生活,华侨城成为深圳城市文化和市民休闲生活的策源地。今天的华侨城已经成为深圳财富、态度、生活高度一致的象征。 39、蛇口 蛇口工业区这个比深圳经济特区早8个月诞生的“早产儿”,短短的20多年里她从早年锐利的“工业区”角色变成现在郁郁葱葱的树木、风格各异的酒吧、欧式风格的建筑、静谧的街道、林立的社区。随着蛇口商业、房地产、旅游业、娱乐业的发展,蛇口“工业区”的形象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品味生活的片区。 40、夜生活 深圳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存在数量庞大的年轻单身群体。他们工作压力大、缺乏身份和情感归属感,他们是城市夜生活格外丰富的社会基础。泡吧、看电影、蹦迪……深圳愈夜愈美丽,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脱掉所有的面具,释放累积的压力,找到一份内心自由和情感寄托。 41、城中村 城中村的居住环境固然不够完美,但相对低廉的房租让所有来深圳闯荡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落脚点,而这里也成为他们奋斗的起点;这些有着不同目的、背景和经历的形形色色的人,构成了城中村特有的无根、流动、自发、无序、包容的文化,可以说城中村文化就是深圳文化的一个缩影,见证了很多深圳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 42、跳槽 每个到深圳来闯荡的人都怀揣着梦想,无论是出人头地还是发财致富,每个人都设定了奋斗目标,这也导致内心的紧迫感和焦虑感。因此频繁的跳槽就成为深圳打工者迅速接近目标的捷径。与此同时,跳槽带来的人口高流动性造成深圳人际关系脆弱,也加强了移民城市给人的不稳定感和缺乏信任感。 43、充电 在深圳这样一个经济迅猛发展、竞争异常激烈的国际化城市,每个人都有很强烈的危机感,充电意识很强,即便是有了高等学历的深圳人,也有许多人在业余进修或参加各种培训。让深圳人更加忙碌的同时也充实了生活内容,能有效缓解移民城市带来的浮躁气息,使整个社会面貌更加积极向上。 44、“哪里人?” 这是深圳作为移民城市最大的一种生活表现。在深圳,两个陌生人见面的第一句话大多是“哪里人?”,通过问“哪里人?”可以迅速建立两个人之间的良好沟通。尽管深圳多是外来人口,每个人在这里都是平等,没有主客之分,但是深圳人的地域意识特别强烈,通过问“哪里人?”知道对方的籍贯后,在原有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可以迅速对一个人形成初步评价,这也导致地域偏见的产生。 45、QQ QQ和MSN等即时通讯软件最基本的功能是文字聊天和文件传输,在网络极其发达的今天,对于提高沟通效率发挥重大作用。可以说QQ和MSN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同时网络社会自发规则的脆弱对现实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QQ、MSN的最普遍化使用,也是深圳人注重商务效率的一种表现。 46、合租 在深圳的打工者,为了获得更好的居住条件、减轻经济负担或希望营造一种“家”的感觉,都会选择合租一个套房,这成为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增进人际关系的途径,很多陌生人因此成为朋友,但是因为深圳人口的高流动性和生活的不稳定,合租伙伴更换率比较大,合租房只是一个短暂的宿舍,漂泊感仍然伴随着许多深圳移民。 47、外卖 >深圳是一个工作生活压力巨大的城市,工作状态都非常忙碌,因此一切从简,一般中午会叫一个外卖,而把节约下来的时间用来休息或者继续工作,深圳的加班现象格外普遍,又为外卖创造了市场。外卖的确为深圳人节约了很多时间,但因为缺乏营养,而且普遍用一次性餐盒,对于深圳人的健康和环保问题带来威胁。 48、单身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没有社交的基础,每个人的圈子较窄,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无暇顾及,尤其很多单身女性都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和自己的事业追求,加之一般择偶要求相对较高,一时很难碰到合适的人,因此整个城市单身现象非常严重,这导致朋友介绍、白领派对、夜生活的兴起。同时,也正因为没有家的概念,给单身一族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这已经构成一个社会问题。 49、中央商务区 城市的中央商务区(CBD)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更是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深圳CBD以区域内同样的经济共同体集聚产生巨大能量。集聚产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顺畅通达,集聚缩短了供应链,增加了透明度,集聚还产生交流和碰撞。在CBD工作,成为一部分白领的身份象征。 50、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化与生活方式多元化是深圳城市生活质量的一种体现。2006年“深圳十大生活方式征选”活动全面启动,通过寻找26年推动深圳生活方式发展的力量,编撰26年深圳生活方式编年史,总结深圳生活方式关键词,邀请专家注解深圳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内容,将“生活方式”四个字充分放大,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生活方式”本身已经成为一个关键词被频繁使用并深入人心,“生活方式”同时也成为更多深圳人的一种城市骄傲。 |